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資訊中心 > 時政要聞
今年以來,禮泉縣聚焦農業高質量發展主題,堅持優化農業內部結構和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兩手抓,扭住農民增收瓶頸突破不放松,采取六舉措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
禮泉縣以“噸糧田” “萬元果”為發展目標,發展壯大特色優勢產業規模。預計到2021年底,全縣“噸糧田”面積發展到2萬畝,糧食面積穩定在38萬畝;蔬菜面積穩定在4.78萬畝,產量達到7萬噸以上。
全縣新建標桿性特色產業示范園3個,栽植高標準蘋果示范園5000畝,“萬元果”果園發展到15萬畝,果品產業綜合收入達到120億元;圍繞“做大生豬、做強肉雞、做優牛羊”思路,大力發展畜禽標準化、規模化養殖。
目前,全縣新增或改擴建規模化養殖場15個,新建生豬規模養殖場28個,累計建成規模養殖場91個,畜牧業產值超過20億元。
禮泉縣加快建設現代農業園區,新改擴建農業產業示范園27個,改良老弱低產園3.5萬畝,新增示范園面積1萬多畝,發展瑞雪、維納斯黃金等黃色品系名優蘋果2000多畝,栽植設施櫻桃1000多畝,陽光玫瑰葡萄1500余畝,有機農產品增加到3個;新建日光溫室大棚150座,鋼結構棚260座,新增蔬菜設施基地6個,蔬菜產值達到3.9億元。累計建成袁家村、白村、肖山等省級現代農業園區6家,市級17家。
制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扶持政策,大力招商引資著力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全縣擁有市級以上龍頭企業23家,其中國家級1家,省級龍頭企業5家;積極推進國家、省、市、縣級示范社四級聯創,建立農民專業示范社名錄,新增國家級示范社1家(烽火君德寶),市級示范社23家,縣級聯合社3家,合作社發展到946家;申報市級示范家庭農場9家,評定縣級示范家庭農場10家,新增家庭農場11家,全縣家庭農場達到158家。
禮泉縣扎實推進禮泉御果公共品牌建設,充分利用區位優勢,推行綠色高標準生產,建立禮泉果品品牌身份識別系統,推動集約化生產、板塊化集聚、品牌化經營,擴大“御石榴”“御杏”“御梨”“御葡萄”的市場競爭力和知名度。
全縣完成國家級地理標志認證產品1個,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2個,有機農產品3個,綠色農產品24個,農產品抽檢合格率達到98.5%以上,成功申報全國休閑農業示范縣。
持續壯大科技推廣力量,大力實施“新農人”培訓計劃。整合果業、農牧、人社等資源,共舉辦各類培訓260期,培訓群眾2萬余人次,培養村級技術骨干800余名,培育新型職業農民3000人;組建禮泉縣農業系統特色產業專家總站1個,分站11個,組織合作社負責人、鄉土專家、農技人員赴千陽縣、白水縣、云南等地,考察學習蘋果、葡萄新技術、新機制、新品種十余次,培育產業技術骨干200余名,全縣建設新“三農”隊伍的良好格局基本形成。
禮泉縣有序推進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成立鎮級、村級、組級集體經濟組織436個,積極推行“資源開發型、資本運作型、土地合作型、項目帶動型”四種模式,不斷深化“三變”改革,創新“農業+”發展路徑,大力推進土地使用權流轉,加快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集體建設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農民房屋產權的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全面多形式盤活集體資產和土地,累計流轉土地18.4萬畝,涌現出袁家村、白村、三河村等一批集體經濟發展明星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