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抓住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機遇,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夯實農業基礎地位,深化農村改革。”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吉林考察調研時發表重要講話,以系統論和戰略思維再次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重點部署。從毫不
“趕緊組織排水,減少作物受淹時間,如果發現缺苗少苗,要及時補種補苗。”日前,在湖北省咸寧市通山縣大路鄉吳田村中稻生產基地,湖北省農業農村廳專家指導組對受災農田提出種植建議。
河南省剛剛出臺的《關于加快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農業強省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與高標準農田建設、糧食產業“三鏈同構”、數字鄉村建設、加快畜牧業高質量發展、加快發展農業機械化等政策文件,共同構成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1+N”政策體系,全面系統地部署推進河南省農業高質量發展工作,加快建設現代..
只需要一部小小的手機,就能輕松管理上百畝地的澆水施肥;坐在辦公室電腦前,就能實時查看莊稼的生長情況……如今,這些高大上的新技術在山東省安丘市的田間地頭落地開花,“智慧農業”讓農民搭上了致富增收的科技快車。
正高職稱農民來了!7月14日,記者從浙江省農業農村廳獲悉,由該廳主持的農業正高職稱評審會結果已經出爐,在全省109名新晉農業正高職稱人員中,4位職業農民——薄永明、婁建英、馬亞平、麻劍雄榜上有名,他們也是浙江歷史上首批具有正高職稱的農民。
智慧農業被視為繼植物育種和遺傳學革命之后的又一次農業新技術革命,將徹底改變現代農業生產經營方式與管理模式,使農業進入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發展階段。智慧農業是數字技術科技創新的新場景,科技創新與農業產業的深度融合,不僅會催生農業產業發展新動能,也會引發數字技術、數據科學、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技術創新。
農業作為我國的基礎產業,面臨著農產品需求不斷增加、資源緊缺、氣候改變導致災害頻發、生態安全脆弱、生物多樣性繼續下降等嚴峻挑戰,夯實以農業物聯網、云核算技能為中心的農業信息化基礎,提升以大數據為支撐的農業信息化服務,開拓智慧農業新局面,實現農業現代化和信息化的跨越式開展。
農業系統除了可以為人類提供農產品以外,還具有多種生態服務功能價值。與常規現代農業相比,有機農業在保障人類食品安全、保護生態環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提起種地你會想到什么?是不是拿著鋤頭,背朝黃天面朝地?和城市里端著筆桿的形象大相徑庭?在我們的固性思維里,農業就等同于落后,但你可能不知道,其實,種地結合科技,可能是現在最潮的事,而且也可以很云端、很AI。
鄉村振興離不開產業振興。促進農戶家庭資產金融價值開發,讓農戶將其具有一定價值的家庭資產通過抵押、租賃以及產權交易等多種方式獲得生產生活資金,可以為鄉村產業振興注入更多資金,增強金融服務“三農”的能力。